当前位置:首页 > 道德建设

孟秀芬:让每一个人老有所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1-11 00:00:00 浏览次数: 6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但对我而言,变化最大的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谈到建国以来的变化,衡水枣强县益助协会会长、65岁的孟秀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她经历并见证了我国在精神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奶奶:围着灶台转的小脚女人
     “小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记忆最深的就是奶奶移动着一双小脚在家里来回走动的‘忙碌’身影。”孟秀芬告诉记者,奶奶是个小脚女人,每天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就局限在家里。
      “偶尔去帮富人家做做工,其余时间全部围着灶台转。”老人告诉记者,爷爷去世早,奶奶一个人拉扯着父亲和姑姑长大,生活的重担让她根本没时间去想别的。
      “晚上都是纺棉花,没有洋油灯,就点一根香,用仅有的一点光亮来接、断线头。每天六个棉花穗子,勉强能够应付生活。”在孟秀芬的讲述中,记者几乎听不到跟精神文化消费相关的讯息,没有书籍、没有歌舞,甚至连一本小小的画册都没有。
      “说完全没有也不对。”老人说奶奶喜欢听唱戏,最奢侈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是过年时出去看一场富人家组织的大戏。

          母亲:特殊的“中年小学生”
      “母亲人到中年时要比奶奶的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一些。”老人继续说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识字班”、“红歌会”等等开始出现。
      “母亲就是那时候开始了自己的‘文化学习’。”孟秀芬说,作为一个“中年小学生”,母亲在学习方面有些吃力,但仍然不愿放弃,只要有机会就跟邻居一起跑去“学文化”。
      “虽然不能因此就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多大的变化,但至少有很多和母亲一样的中老年人开始走出自己的家门,进行一些和农田劳作、家中做饭完全不同的新的尝试和生活。”言语之间,孟秀芬的心情开始愉悦起来,“好像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母亲和周围中老年人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他们读书、写字,偶尔还唱歌、跳舞,虽然没有现在那么多彩,但与奶奶的老年生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自己:享受精彩生活的老顽童
     “如果母亲的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称得上丰富的话,我们这一代人的老年生活就得用多姿多彩来形容。”说到现在的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孟秀芬开心地笑了。
      “读书、看报,唱歌、跳舞是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老人告诉记者,如果是时间充裕,他们还会排练戏曲、小品、太极拳和民间小调,“只要是能让大家快乐的事情,我们都开心地去做。”
      在老人的话语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平时的文化娱乐生活外,老人们还自发组织了一个爱心团体——枣强县中老年益助协会,为生活陷于困境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关爱。而这些人中间,大部分都是退居二线的离退休干部和职工。
      “几年来,协会指导全体会员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全民健身,扶贫济困,学雷锋献爱心等多项活动,不仅丰富了中老年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点滴爱心照亮了别人前行的道路。”采访最后,孟秀芬老人动情地说。

     从围着灶台转的小脚女人,到特殊的“中年小学生”,再到享受精彩生活的老顽童,孟秀芬一家三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经历了“极度匮乏—比较丰富—多姿多彩”三个阶段,折射出时代的伟大变迁。事实证明,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当我们正在思考“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安享晚年”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孟秀芬用实际行动做出了生动的回答。自成立中老年益助协会以来,孟秀芬积极组织中老年人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通过互学互帮,以书法、绘画、十字绣等艺术活动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以介绍家政、门卫等职业救助弱势中老年人,孟秀芬用爱心与坚持诠释了“老有所乐”的内涵,那就是让更多的老年人收获温暖与快乐,让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爱心团队中来。
      奉献是孟秀芬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旋律”,快乐是她特有的“标签”,她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正在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正在用丰富的娱乐活动感染着更多孤寡贫困的人,让更多的阳光照射到贫瘠的心田。孟秀芬的典型事迹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更应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不仅关注如何索取,更应关注怎样奉献;不仅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独善其身”,更应关心需要帮助的人,“兼济天下”。让爱与温暖不断传递,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关心、关注、关怀老年人的团队中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爱的星星之火才能燎原,互助友爱才会蔚然成风。
      我们这个时代不仅需要孩童破土而出的“黄”、青年蓬勃向上的“绿”、中年坚毅沉着的“蓝”,同样更需要老年人重焕青春的“红”。时代的发展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孟秀芬式”的老年人让“夕阳”更红,让时代的画卷更加绚丽。(郭雪营)

版权所有:枣强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中共枣强县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12082号  网站管理
地址:枣强县新华街3号 邮政编码:0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