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部署

枣文明〔2018〕10号 关于印发《枣强县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10-16 13:43:05 浏览次数: 22

                                                                                               枣文明〔201810号

 

关于印发《枣强县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教体局、团委、妇联、关工委:

现将《枣强县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组织,细化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并做好档案资料、活动信息上报工作。

邮箱:bjs999@sinacom,联系电话:8224728。

 

 

枣强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18年726

 

枣强县加强中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优秀传统美德为主线,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新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坚持文化修习与人格养成相结合。既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历史人物、传统技艺的学习,又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及时代价值,塑造高尚人格。

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增长学识,开阔视野,提升素养。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关注成效,又要加强各学段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二、目的意义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源泉作用,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全中小学校深入开展,提升校园文化底蕴,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和品位。

三、重点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有针对性地结合我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区家长学校等校内外活动阵地,重点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展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各中小学要将中华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组织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使阅读经典浸润学生的心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认知程度,积极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校本化课程;利用晨读、班会或地方课程等多种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通过演讲、征文、诗文赏析、故事会、朗诵、快板、小品、相声、情景剧、诗配画等方式,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与我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相结合,组织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将历史和现实融会贯通,让学生从“读圣贤书”到“行君子事”;结合“小手拉大手  文明伴我行”主题活动,带动广大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扩大诵读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优秀作品评选展示活动,在校园网、广播站、电视台、橱窗、报刊等宣传阵地开辟“中华经典诵读”专栏、专题节目,介绍名篇名作,刊发赏析文章,追踪报道活动动态。

汉字书写与书法教育活动。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各中小学要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开展好书法教育。将汉字书写和书法教育融入语文课、美术课教学,通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综合性学习等形式,广泛开展汉字书写和书法教育;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定期举办铅笔、钢笔、毛笔书写比赛,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学生会写汉字、写好汉字;组织开展师生书法竞赛和校园书画展活动,交流成果,展示优秀作品;组织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专家进行理论讲座、技法示范、临帖指导、习作点评、作品展示等。

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戏曲是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遵循“一年普及、两年提高、三年见效”的目标,普及戏曲基本知识,促使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戏曲,激发学生尊重历史,敬畏文化的情感传唱。将戏曲文化引入音乐、美术课堂,将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的欣赏内容尝试改为传唱内容,将戏曲文化元素,如脸谱、人物、服饰内容纳入美术教学;组织开展大师进校园活动,定期邀请艺术大师、名家走进校园,开展艺术表演与艺术教学活动;设立艺术社团,并定期开展社团活动;挖掘本校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或聘用校外名家担任教师,开设特色艺术课程,对学生进行传统戏曲教育。

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体质水平。各学校要利用大课间、体育课、社团活动、学校运动会等积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包括射击、棋类、武术、毽球、跳绳、空竹、丢沙包、跳房子;推广过程中要注意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与学生体育特称和兴趣爱好相结合,形成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外活动、学生社团、体育比赛等多位一体的传统体育推广体系;各学校结合实际,创编、开发校本课程,丰富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内容,打造校园体育文化特色,争取实现“一校一品”的品牌效应;相关单位选择群众基础好、具有推广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组织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联赛活动,逐步建立校级、县级二级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联赛体系

四、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7月-8月)

印发《枣强县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各乡镇、相关单位、各中小学校认真学习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各自的实施细则,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并做好辖区内学校的活动宣传动员工作,确保校校开展,师生知晓,人人参与。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11月)

各乡镇、相关单位督促学校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实施方案,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精心设计,扎实开展各种活动,并录制优秀节目在电视台展播,同时刻录光盘。

(三)总结提升阶段(11月-12月)

全面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活动工作,总结经验,推广成果,加大宣传,形成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推选枣强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县、校二级优秀传统文化节目评选活动2018年12月15日向县文明办上报示范学校、先进集体、个人,推荐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具体事宜另文通知),同时上报活动总结。县文明办对报送情况集中筛选,对优秀节目进行学习宣传,并适时在县级媒体刊播。

五、活动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要抓手,县文明办负责统筹协调,加强与宣传、教育、团委、妇联、关工委、体育等部门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强大合力。教体局要加强领导,加大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协调、指导、检查和监督力度,给予活动支持保障。各学校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团队活动等课程实施,抓好传统文化教育,做到“六落实,一确保”,即落实教学计划、教师、教材、课时、经费和场地,确保教育教学富有实效。

(二)整合师资力量。教体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传统文化教研员,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教学规律、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及时组织经验交流,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好教学及研究工作;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纳入教师培训总体规划,提高各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促进校际之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案、教学课件、校本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促进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有益结合。各学校要积极整合语文、体育、艺术等学科和有一定国学基础的教师等师资力量,组建切合本校实际的适合传统文化教学的师资队伍,通过校本培训、交流学习、骨干教师培训、专题研修等方式,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水平。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聘请一批民间艺术名家、当代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兼任指导教师,指导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三)注重宣传引导。各学校要注重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利用网站、电子屏、宣传栏、文化长廊、校报校刊、“两微一端”等媒介广泛宣传。县文明办在文明网增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版块,宣传报道各学校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各学校要注重保留影像资料,总结提炼特色典型经验,及时上报县文明办县文明办对先进典型进行重点培植,并通过现场会议、发文推介、媒体推介等措施,推广典型学校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先进做法。

(四)加强考评督查。各中小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完善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评价办法,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体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的督导范围,纳入督学责任区督学督查的重要内容,确保督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县文明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考评体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版权所有:枣强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中共枣强县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12082号  网站管理
地址:枣强县新华街3号 邮政编码:0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