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创建

大营中学的变迁史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6-20 00:00:00 浏览次数: 29
     我国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农业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新中国刚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脱胎而来,普通劳动者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不能适应工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当时枣强县仅有一所全日制的“枣强初级中学”,中共枣强县委和县人委(县政府)于是决定再兴办大营和流常两所初中。大营初中于1956年春季开始土建,仅盖了两座教室就到了雨季,恰逢清凉江闹洪水,两座教室便成为北崔浒、沙土顶等村的临时避难所。洪水退后才又开始建设,并于当年招生。
  大营中学的变迁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1956年—1968年为全日制初级中学阶段
  1956年9月,大营中学招收了第一届学生,共100人,均是来自枣强县南部村庄的农家子弟。该校为受县人民委员会(县政府)直接领导的全日制初级中学。校长是李玉慎(枣强县马屯公社东太湖村人)。他于1962年转任枣强县完全中学副校长,再后来参加“四清”工作队,历任马屯公社书记,中共枣强县委常委,衡水地区行政公署劳动局局长等职。大营中学的第二任校长是大营镇陡河村的宋佩轩同志。
  刚建起来的大营中学真可谓一穷二白,仅有两座蓝色的包砖教室,几间简陋的土坯房是教师们的办公室兼作宿舍。两人合住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斗室之中,并无一间学生宿舍。师生们白手起家共建校园,上午上课学习,下午共同劳动,同学们都是从自己家中带来劳动工具。教师校长和同学们一起脱制土坯、运坯,一起在工匠师傅的指导下盖房子。男女同学齐上阵,推土、担水、和泥、脱作土坯,个个生龙活虎;夯实地基、搬砖砌墙、汗流浃背,不辞辛苦,不畏艰难;上梁摆檩、排椽子、铺苇箔,放炮燃鞭唱喜歌、喜气洋洋,热火朝天。班与班之间展开劳动比赛,进度快、数量多、质量好的被评为模范班集体,学校给予表彰;对劳动态度好,工作突出的模范个人颁发奖状。
  当时,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虽然很艰苦,但大家不叫苦,不怕累,乐在其中。傍晚放学后,同学们还要步行几里、十几里路回家。那时自行车在农村是少之又少的。第二天,同学们要从四面八方早早地赶回学校,不得耽误八点钟上课。夏季还好说,冬季则需披星戴月,两头不见太阳。学生自带一顿中午的熟食,由学校食堂熥一熥,同学们啃窝头就咸菜疙瘩、喝白开水,却吃得津津有味。那时没有电,也没有柴油机。后来学生食堂购进一台鼓风机,其动力是由一头毛驴拉动传动装置提供的,一直到1968年都是如此。在煤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生活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但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由于条件所限,在1957年,也就是第二届只招了一个班,50名学生。自1958年开始,一直到1965年,都是每年招收两个班,100名学生。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每年级两个班,共六个班,全校在校生300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建设美好校园,已是该校的优良传统。每年都要有一些基础建设,国家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到1965年,学校有六座教室,一座实验室、一座仪器室和一座图书室,二十余间教师宿舍办公室、三十余间学生宿舍,已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初级中学。
  1956年,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学生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发奋学习。学校风清气正,每个学期期末都要评选三好学生和五好共青团员予以表彰。
  学生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政治、代数、平面几何、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另有生物、历史、地理、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和外语。这些课程的设置既有丰富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很受同学们欢迎。至1965年招收了第22班为止,十年间共毕业学生1000余人。他们大多数就业于工业战线,为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有少数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了农村干部,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著名豫剧《朝阳沟》所反映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创业,成为大有可为的新型农民,是那些回乡农民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农村学习邢燕子、学习侯隽,把青春献给了人民公社,献给了农村。1958年,枣强中学设立高中部,大营中学的部分毕业生升入高中继续深造,后来他们成为祖国建设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另有少数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这十年间,先后在大营中学任教的主要教师,能够回忆起来的有屈玉平、师博、崔长明、万荣瑞、董金涛和步怀顺夫妇,还有刘凌霄、李新泉、陈桂生、曹明璐、石昌禄、王书维、白振生、张贤齐、南福顺。
  1966年到1968年学校再没有招收新生。在校的6个班的学生中,初一年级的已在校三年有余,初三的已在校五年多。于是在1968年秋,根据县革命委员会的通知,均以参加本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劳动政策,毕业回家。
  建校初的这十年中,大营中学共毕业学生1000余人,大多在工农商学兵各业中做出了不同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任枣强县政协主席的孙连仲就是大营中学那一时期的学生。
     第二阶段:大营公社社办中学阶段
  此阶段自1969年起至1977年止,亦可分为两个小阶段。
  一、1969年,遵照中央指示,全国中小学下放到社队来办。大营中学由县直属单位下放给大营人民公社。学生均来自公社各生产大队(村),都是早来晚走的走读生。学校办学条件很差。这近十年当中,学生除校内必要的劳动之外,还经常承担公社、附近生产队的修路挖渠、春种秋收、除草灭荒、消灭农作物病虫害等任务。
  1969年开始时大营为初级中学,每年级两个班,共四个班,学制两年。1971年各公社普设高中,大营中学高中两个班,共四个班,亦为两年制。全校共有八个班,成为一所社办完全中学。
  二、社社有高中,师资水平、教学设备达不到最起码的要求,于是于1972年又将金子公社高中、张米公社高中、石村公社高中、新屯公社高中和娄子公社高中统统集中到大营公社高中。大营中学实际是由大营公社管理的大营片的中学,高中仍旧是两年制。
  1977年第四季度恢复高考。1978年,大营中学恢复县直属单位,为全日制高级中学,学制两年,并在全县统一考试中招收两个班。在一个院子内,还有大营公社社办初中两个年级四个班,负责人是周建民。1982年,在大营村北为大营公社初中新建校舍启用,初中学生搬到新校园,称为大营镇初级中学。
  社办中学阶段教师队伍基本上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少数原大营中学的枣强籍教师;二是部分下乡插队到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三是本公社高中毕业的回乡知识青年,均为在本村记工分、月拿国家十元补贴的民办教师。这期间,主要教师有史全常、李洪国、潘殿文、史秀英、吴铁梁、周建民、王金珂、韩海燕、李英良。
  校长先后是高XX、郑兴池、周建民。
  第三阶段:1978年至2006年底重办全日制县办中学阶段。
  本阶段是大营中学的辉煌时期,亦可分为三个小阶段。
  一、全日制高中阶段。1978年,高中招生在全县范围内统一组织考试。大营中学招收了两个班,即一班和二班,次年又招收了两个班,即三班和四班,皆为两年制。每班五十余人,共二百余人。高中一年级文、理科课程全学,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外语、政治课程。高中二年级则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文科班增设地理和历史,舍去物理和化学两门课程。
  张长武(石村公社东石村人),从枣强五七大学调来当校长。他从各乡镇中学遴选了一批业务尖子到大营中学任教。此时主要教师有赵丙俭、翟玉会、刘文涛等。“文革”后的大学毕业生史全常、孟宪珂、郑宾全和万金明先后来到大营中学任教。以后又陆续调来李印忠、张万木和王宝禄。并聘请天津市志诚道中学退休校长张长胜为学校顾问,在教导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只领取退休金与原工资差额部分,实际上报酬很低。刘新河为教导处干事。他们乐于奉献、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使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张长武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说:“我甘心愿意做一只燃烧着的蜡烛,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青年学生前进的方向,温暖学生们的心田,以毕生精力和广大教职工共同奋斗,永不停步,永不懈怠,勤勤恳恳教书,全心全意育人,为此做出优异成绩。这就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我最大的心愿。”1980年7月,大营中学一班和二班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高考,成绩名列衡水地区同类中学第一名,一炮打响,声名大振,社会各界反映强烈。1980年暑假后又招收两个高中班,即五班和六班,共一百人,自此开始改为高中三年制。
  1981年学校建立党支部,张长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总务处主任高甲森和共青团总支部书记孟宪珂为党支部委员。
  二、1981年全县设五处重点初中,大营中学为其一,招收两个初中班。大营中学由全日制普通高中成为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新增初中教师王持学、崔长顺、宋朝国、邱立勇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校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校长张长武团结师生、积极工作、努力学习,教学成绩一直名列衡水地区前茅。校园内基础建设快速发展,整座校园就像一座美丽的花园。
  校长张长武在抓好学校日常工作同时,还千方百计抓勤工俭学,种好数亩菜园;开办一个机械维修门市部;办好玻璃钢校办厂。利润作为教师生活补贴,并为教师添置衣服、雨衣,购买椅子、躺椅等。单职工教师每到秋收种麦,既忙于教学,又要照顾家,常常忙得焦头烂额。张长武校长就安排学校的小拖拉机到教师家中帮忙耕地、种麦,解除家居农村老师的后顾之忧。
  由于学校各项工作突出,期间众多教师获得市(地区)、省乃至全国的荣誉称号。1989年张长武本人也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82年暑假开始,高中改为每年招收四个班,每班200人,学制三年。
  三、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全县取消重点初中,大营中学初中部亦于1989年停止招收新生。初中部自1981年初次招生,到1989年停止,共招收了18个班。至此,大营中学又成为一所普通全日制高中。
  1990年张长武改任专职党支部书记,王继水继任校长。
  1984年学校建共青团团委会,书记刘景城。
  大营中学此阶段后的20余年,共毕业学生4000余人。有的成为工商界的精英,有的成为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机构中的骨干,有的成为解放军的指挥员,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6年,全县调整中小学布局。是年秋,大营中学迁到县城与枣强县农业职中合并,称为:枣强县第五中学。部分教师调入枣强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此阶段校长先后经历了四任,即张长武、王继水、王汉臣和宋洪奎。
  大营中学自1956年建校,到2007年12月整体搬迁,存续了半个多世纪。(孟宪珂)
版权所有:枣强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中共枣强县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12082号  网站管理
地址:枣强县新华街3号 邮政编码:0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