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一业、二馆、三园”推动枣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10-22 00:00:00 浏览次数: 4
     在近期制订的《枣强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枣强近五年以发展“一业、二馆、三园”的文化产业为基础,全面促进印刷业、网络文化业、休闲娱乐业、书画装裱业,民族乐器制造业、玉石雕刻业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该县新的支柱产业,发挥文化在建设和谐枣强中的积极作用。
     一业:裘皮工艺品(饰品)业
     依托大营裘皮制造业的影响,大力发展裘皮工艺品(饰品)业。
     二馆:林秀贞事迹展览馆、裘皮展销馆
     建设一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第五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林秀贞同志事迹展览馆,对她的事迹进行宣传,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枣强县自古被世人称为“裘皮之乡”,其所产裘皮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品质优良而在国内外同行业中享有盛名,因其产地主要分布在枣强县大营一带,又称“营皮”。县委、县政府计划在衡水湖畔建设一座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裘皮展销馆,以此来宣传营皮,发展营皮。
三园:董子文化园、大营比干公园、千亩文化生态园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枣强人,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由此开以后两千年中国尊儒局面之先河。董子文化园园区中心拟建于枣强火车站广场北侧,由董仲舒博物馆、董子文化广场、董子祠、讲学堂、字画(含装裱)文化一条街组成,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园区,进一步提升枣强的文化品味,提升枣强的知名度,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窗口。
     殷商末年,“比干制裘于广郡”(广郡即今枣强大营一带)。相传,商末丞相比干,曾在大营一带为官。发明了熟皮技艺。他将这一技艺传授乡里,造福庶民,为人乐道。后比干进朝为相,因纣王荒淫无道,被逼剖腹摘心而死。乡民们不仅对比干的忠烈赤诚精神所感动,更为他传授制裘技艺而感恩戴德。曾比公元前841年大营村北修“比干庙”一座,以示纪念。比干发明的熟皮制裘技艺,延续了3000年,至今惠及大营一带百姓。皮毛从业者奉比干为裘祖,世代供奉。1994年大营镇政府投资重修比干庙,使之香火不断。在全国几处比干墓、比干庙遗址中,大营比干庙是唯一以“裘祖”而祭祀纪念的。因此,大营无疑是中国皮毛业的发源地。计划在原有的比干公园基础上,扩大相应面积,提升营皮知名度。
     千亩文化生态园是枣强县委、县政府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巧借黄河故道沙化土地形成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地貌,以生态景观为基础,以田园效野风情为特色,加以人工开发,计划利用五年的时间,通过逐年投入和完善,使之成为群众休闲和游玩的重要景区。
版权所有:枣强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中共枣强县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12082号  网站管理
地址:枣强县新华街3号 邮政编码:0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