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大营镇芍药村建成华北最大蓝莓基地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8-29 00:00:00 浏览次数: 7
      6月,枣强县大营镇芍药村蓝莓成熟了,吸引了众多外地和本地的游客前去采摘。在大家眼里,蓝莓不但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还是稀罕物。蓝莓基地负责人代丙月介绍:“芍药村培育出了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基地,这也是我们打造的一张新的特色名片。以后,还要以蓝莓基地为依托,打造综合发展项目,带动百姓致富。”蓝莓种植成功,只是芍药村发展路上的一小步,但为了这一步,他们走了不少弯路,付出了不少心血。
 仅仅两年
  13万棵蓝莓死了个精光
        2013年,芍药村引进了11万棵蓝莓树苗和2万棵五年地栽的大树,一共花了600多万元。河北宝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巩文生,是蓝莓计划的投资人和实施者。当时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把蓝莓发展成产业,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理想往往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甚至有时很残酷。因为本地的土不适合种植蓝莓,他们专门从东北买来草炭土,并配比了一定的糠醛渣和粗河沙等。当大家挽裤腿、撸袖子要大干一场时,问题却来了。代丙月介绍,开始时,蓝莓长势不错,也出了新枝,但之后却越浇越弱,新枝也慢慢蔫掉了。本应结果的五年地栽大树不但没结果,而且还一棵接一棵死掉了。
        经过一番努力,问题也没有缓解的迹象。他们火急火燎地从山东烟台请来了专家。大家都巴望着蓝莓有救,专家经过一番检查后却撂下一句话:“你们华北地区的气候根本种不出蓝莓来!”这让所有人的心都凉了!
        到2015年上半年,15万棵蓝莓苗和树都死了个精光。“一看就不行!”“赔本的买卖!”“别瞎折腾了,种不出了!”……老百姓对种植蓝莓失去了信心。
村里的种植骨干们除了心疼,心里也充满疑问:说不行就真的不行了?
 攻坚克难
蓝莓的香甜终于荡漾开来
        蓝莓死光了,赔了好几百万,正当人们灰心丧气时,有一个人却暗自叫着劲,他就是巩文生。他对人们说,不能灰心,一定要试验成功,干就有出路,不干就彻底失败。
        在巩文生的鼓舞下,人们的干劲儿重新被唤起。他们带着土和水样到石家庄做化验,得出了这样的结果:深井水电导率高达2400多、ph值为8点多,这些指标严重超出了蓝莓需水的标准要求。并且土壤盐分也太高。
        困扰大家的症结解开了,人们心里也敞亮了——要改水、改土。于是,2015年下半年,芍药村投资了20多万元上了净水设备,水终于达标了;对土壤进行了多次配比实验,土壤最终也合格了。
        芍药村又引进了千余棵蓝莓苗搞实验.到2016年春天,眼看着蓝莓苗的发芽率提高了,再生枝也多了。这可是蓝莓种植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欣喜若狂。随即,芍药村又引进了5万多棵两年地栽苗,种植了共200亩。
        又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照料,今年6月,51000多棵蓝莓结果了,饱满的蓝色果实点缀在绿叶当中,让人垂涎欲滴。蓝莓的香甜在芍药村荡漾开来,一直甜到了每个村民的心田里。
发展蓝莓产业
带动乡村游
       芍药村的蓝莓,吸引了来自北京、石家庄等地和本地的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一个月的时间,旅游收入就近30万元。今年,芍药村蓝莓总产量近3000斤,除了游客采摘外,大部分被石家庄北国商城和东胜广场等大型商场收购,可谓供不应求。
        “今年树小,还在养根期,一棵结果不到半斤。2019年就能达盛果期,到时每棵的产量能到3斤左右,每亩能产1500斤。按照目前市场上每斤50块的批发价格算,每亩纯利润就达4万块左右。”代丙月介绍。
       “还是卖这个挣钱!比种一般农作物的收入每亩得高出十倍到二十倍。”蓝莓种植成功了,见收益了,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也有了信心。蓝莓基地解决了不少留守老人的就业问题。这里一天少则需要30多个工人、多则100多个,大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工作就是摘蓝莓、除草,天凉下地,天热收工,活儿不累,一天能挣60元的工资。
        “我们今年搞采摘游,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让更多的人认识芍药村蓝莓基地,知道华北也能长出蓝莓。”谈到今年采摘游的目的,代丙月这样解释。他们还有更长远的计划。以后,芍药村将依托蓝莓基地,发展蓝莓深加工,并带动采摘、农家乐、亲子乐园等系列乡村游项目,老百姓可以打工,也可以参与许多小项目。
        “明年我们就上深加工设备,尽早带动老百姓致富。”代丙月说。在他脸上,堆满了芍药村人的自信和期盼。( 周春旺)
版权所有:枣强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中共枣强县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9012082号  网站管理
地址:枣强县新华街3号 邮政编码:0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