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400-777-8666
邮箱:zaoqiang@xinwen.com
枣强文明网每天更新热点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10 点此:13次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窗棂,当校园还浸润在薄薄的晨曦之中,一种清亮而富有生命力的声音便开始回荡——这便是新教育晨诵,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机械的、为背诵而背诵的早读课,而是一场与经典相约、与自我对话的仪式,是为每一个崭新的日子注入灵魂光芒的“精神升旗礼”。
从“声音的复读”到“心灵的唤醒”
传统的晨读,往往侧重于记忆与熟练,学生们反复吟诵,声音或许洪亮,但眼神可能空洞,文字与生命之间仿佛隔着一层透明的墙,而新教育晨诵,核心在于“唤醒”,它精心挑选与孩子当下生命节律相呼应的诗歌、散文片段——有关乎自然的赞美,有关乎亲情的温暖,有关乎成长的勇气,也有关乎理想的追寻。
在晨诵课上,老师不再是监督者,而是引领者、点灯人,通过简短的导读、背景故事的分享,以及富有情感的范读,老师首先将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与温度传递给学生,随后,师生共同沉浸于声音的和谐共振中,这一刻,诵读不再是外在的任务,而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流淌,一首狄金森的小诗,可能让孩子感受到想象的无限;一段泰戈尔的箴言,或许能悄然抚平他昨日的烦恼,晨诵,就这样成了联结课程知识与生命体验的黄金纽带。
构筑一种富有韵律的校园生活
新教育晨诵,不仅仅是一堂15-20分钟的课程,它更是一种校园文化的塑造,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确立,它用诗歌的韵律,为一天的学习生活定下了优美而明亮的基调,当孩子们用清朗的声音齐诵“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七彩的朗诵,嚼成书本的芳香”时,他们不仅是在读诗,更是在表达对知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这种富有仪式感的开端,赋予了平凡的学习日以神圣感和方向感,它告诉孩子们,每一天都值得被郑重以待,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可能,在日复一日的诵读中,那些美好的词汇、高贵的理想、深刻的情感,如春风化雨般渗入孩子的心田,构建起他们丰厚的精神底色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语言的感知与表达能力,这便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化。
滋养教师,照亮共同的成长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育晨诵滋养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在备课与选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阅读、筛选和内化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专业的成长,当一位老师满怀深情地将一首诗的力量传递给学生,并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共鸣之光时,他所获得的职业幸福感与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晨诵,由此成为师生共同穿越诗歌、共同朝向光明的一段生命旅程。
朱永新教授曾言:“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 新教育晨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一下,一下,如轻柔的晨钟,叩响每一个沉睡的心灵;它一下,一下,如生命的泉眼,为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注入活水与光芒,让我们珍视这清晨的相约,让朗朗书声真正成为滋养生命的动人乐章,陪伴每一个孩子,走向更加丰盈、明亮的未来。